2020年10月25日,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周年院慶之際,第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暨清華大學第600期博士生論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論壇在學院報告廳舉行。此次論壇以“國家治理體系與現代公共管理”為主題;诰上交流的便利,論壇還與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組織的“青木昌彥經濟學論文獎”青年學者論壇融合舉辦,共享學術資源。
公管學院黨委書記彭宗超教授,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謝矜,學院教授藍志勇同100余位學院師生、校友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者現場出席論壇。東京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聯席主席星岳雄線上出席論壇。論壇開幕式由謝矜主持。
彭宗超致詞
謝矜主持
彭宗超為論壇致辭!肮淖咛煜,共融謀發展,治理重實效,理論永創新”,青年學者論壇從三年前走來,依然葆有最初的特色。彭宗超首先向各位嘉賓及聽眾蒞臨論壇表示歡迎。他指出,今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給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帶來巨大挑戰;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國家將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將于北京召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備受關注。彭宗超強調,時代向國家治理體系與公共管理學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我們公管學人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更好地創造學術新知,服務國家治理,將是我們不斷思索的問題,最后他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論壇上有所收獲。
藍志勇做主旨發言
藍志勇以《從經典物理到新量子力學與生命科學時代的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轉換》為題做主旨發言。藍志勇從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科學發現切入,進一步探討了數字時代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第一是,人們往往必須要用有限的知識、有限的能力和理性來面對無限的世界。第二是,我們要突破過去以經典物理思維為主導,研究范式突破現行思維、完美思維、二元思維、等級思維,改進研究方式,迎接新學科時代的發展。第三是,我們要突破技術工具理性,構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互相支持、互相制約、互為動力的新關系。
開幕式現場
隨后,融合“青木昌彥經濟學論文獎”青年學者論壇,由學院長聘副教授陳玲主持。
星岳雄線上致辭
星岳雄首先致辭,他表示,獎項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中國的年輕學者開展有關中國公共政策和體制建設的學術研究。他介紹了比較制度分析理論的創立和在世界各國的應用與發展,并指出,當前產出的學術成果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即側重于對中國改革和發展的經濟分析,并為比較制度分析領域做出了學術貢獻。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碩、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龔斌磊、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徐曉書、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助理教授占超群、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曾渝、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曾思分別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F場學術氣氛濃郁,青年學者們全心投入,積極交流心得體悟,開展深入對話。
主論壇合影
此外,本次論壇還特別設置了博士生學術職業生涯發展交流會和學術期刊對話活動。職業生涯發展交流會邀請了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高校公管學院的領導參與活動,搭建起人才交流的橋梁。
職業生涯發展交流會現場
學術期刊對話活動特別邀請了《中國行政管理》曹勝、《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丁開杰、《公共行政評論》劉軍強、《公共管理學報》米加寧、《管理世界》王群光和《社會學研究》楊典等多名學科權威期刊的編輯老師,分享在審稿過程中總結的關于稿件趨勢、稿件問題的心得,幫助在讀研究生找準學術前沿、規避寫作誤區;顒佑伞豆补芾碓u論》副主編梅賜琪主持。
梅賜琪主持學術期刊對話
曹勝、丁開杰、劉軍強、米加寧、楊典
(從左至右、從上到下)進行期刊對話
下午,“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基層治理與基層實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社會治理”、“鄉村振興與區域治理”、“資源環境政策與新興技術”和“英文論文寫作工作坊”六個主題分論壇有序平行召開,充分發揮青年學者論壇整合資源、搭建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激發在校研究生學術興趣、提升研究能力的重要作用。六個分論壇分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潘星宇、朱培豪、張婧雯、柳馨、李子晗、劉東浩主持,共有50位學院博士、博士后、校友以及兄弟高校的青年學者分別發表專題匯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宋雄偉、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臧雷振、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楊志云、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張長東、《管理世界》編輯王群光、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歡、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教授連宏萍、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譚海波、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龔斌磊、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李莉、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李莉、清華大學杰出訪問教授、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系教授湯姆?克里斯滕森教授(Tom Christensen)分別對各分論壇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會場交流熱烈,青年學者們展開了深入討論。
各分論壇現場
“正心修身以明德,經天緯地而為公”,新一代的公共管理青年學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本次論壇共收到176篇中英文論文的投稿,經過11名匿名評審專家的專業評審,共有50篇論文進入口頭匯報環節。再經由12名現場點評專家的評審與推薦,最終,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王鴻儒撰寫的《官員更替、政治激勵與企業排污——基于南方A省2011年到2018年企業層級的數據》、由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彭沖撰寫的《政府治理效率的價值》、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嘉琪撰寫的《公眾謠言對抗行為引導的助推策略研究》、由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講師焦長權撰寫的《邁向共同富裕之路:“兩個大局”戰略與區域平衡發展——以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為中心的討論》和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余成龍撰寫的《信息裁量權:公民參與互動中基層官僚的行動邏輯》獲得第四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優秀論文獎”。
青年學者論壇自2017年開始每年在公管學院院慶期間舉辦,參會群體定位于在學術職業準備期的博士生,以及學術職業初期的博士后和青年教師,讓公管學科、不同學術背景的優秀博士生圍繞同一專題展開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和探討,邀請專家、導師們介紹學科發展,聆聽青年學者們正在進行的研究探索,形成青年學者的學術網絡。自2019年起改革為博士生論壇擴展版,增加了學術職業發展交流、期刊主編對話等環節,幫助博士生們在分享交流研究成果、形成學術網絡的同時,更看到學術職業的前景。
供稿丨研工組